医院里有这样一群医生,他们几乎不接触患者,但却是疾病诊断的“幕后英雄”,他们就是病理科医生。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批援疆专家病理科王功伟副主任医师参与当地肿瘤患者会诊,通过精准的病理诊断,拓宽了救治思路,制定了更为合理、精细化的手术方案。患者通过及时的救治,转危为安。
病理专家会诊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6岁的孙先生(化名)之前因右肾肿瘤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过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然而复查时在右侧腹膜后再次发现恶性肿瘤,孙先生再一次入院治疗。
腹膜后肿瘤是原发?还是继发?这次的肿瘤与上次的肿瘤有没有关系?是否存在基因缺陷或突变?为进一步明确治疗方案,泌尿外科为孙先生进行活检病理基因检测。正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开展援疆工作的王功伟副主任医师,正是泌尿系统病理学诊断方面的知名专家,于是医院立刻请他来为患者会诊。
作为公认的肿瘤诊断“金标准”,病理诊断是目前指导临床精准治疗和预后评估最可靠的依据。显微镜下观察标本细微到分毫的形态差异,确定病变性质,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面对数以万计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精确的诊断仿佛大海捞针。同一种疾病形态图像是不完全一样的,不同的疾病也可以表现为相似的形态学特征。病理医生时刻在红蓝世界里、在良恶性之间犹豫和徘徊。
“每一次诊断我们都如履薄冰,因为在每一次病理诊断意见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影响着一个家庭。”王功伟感慨道。
在治疗的十字路口,精确的诊断犹如指路明灯,为进一步治疗指明方向。王功伟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报告以及切片病理检查,经过审慎的分析判断,明确了患者是一种特殊的VHL基因突变型肾透明细胞癌,并给出了规范化的病理学报告。“患者肿瘤面积大,肿瘤细胞核级较高、局灶伴有坏死的情况,后续用药等方面需更加谨慎。”王功伟性病理诊断学角度提醒。
泌尿外科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及时调整了孙先生的治疗方案。经过调整靶向药物治疗和四次的免疫药物联合治疗,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非常感谢援疆专家的专业意见,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诊疗方向。调整治疗方案后,右侧腹膜后肿瘤缩小非常明显,效果非常不错。”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陈文新说。
病理专家参与会诊,为肿瘤患者精细化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开拓了救治思路,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的服务。“非常感谢援疆专家的专业意见,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诊疗方向。调整治疗方案后,经过调整靶向药物治疗和四次的免疫药物联合治疗,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右侧腹膜后肿瘤缩小非常明显,效果非常不错。”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陈文新说。
病理专家参与会诊,为肿瘤患者精细化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开拓了救治思路,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的服务。
医疗援疆 彰显责任与担当
今年2月10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王功伟副主任医师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批援疆干部奔赴新疆,开启为期一年的工作。
实现精准医疗的关键是对疾病做出精准的诊断。病理诊断以组织形态学为基础,结合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PCR、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完善肿瘤的蛋白和分子水平精准诊断,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全方位的依据。
为了提升受援医院病理诊断水平,一年来,王功伟积极开展科内疑难病例讨论,接受疑难病例会诊;帮助病理科引进新设备,加速数字化建设,启动病理数据库建设、病理科电子图书馆建设;组建科研小组,启动病理学人工智能项目,辅助病理医师工作;注重年轻医生的培养,人才“输血”的同时进行“造血”。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和成效为边疆医疗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严谨细致是我们病理医生的责任与担当,因为我们给出的每份报告都承载着病人的希望。希望通过这一年的努力,切实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先进的诊疗技术和医院的优良传统带到了新疆。”王功伟表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具有105年历史的“国家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优势,勇担社会重任。近年来,一批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疆专家远赴边疆,以心为灯,为患者带去温暖和光明,为受援医院培养骨干人才,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供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批援疆医疗队、宣传中心 责编:李杨乐)

王功伟(右一)参与病例讨论与会诊

附:专家简介
王功伟,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学位。擅长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病理学诊断。现任多个国家级及北京市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青年委员。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级及北京市科研项目,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参编参译专业书籍11部,主编病理学专著1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