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悠悠千年伴,城河两相依。2024年3月30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二届大运河医学论坛盛大开幕,共话京津冀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民”学术品牌。
第二届大运河医学论坛以“以研发转化为驱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7位院士齐聚副中心,分享科技创新、生物医药发展、智慧医疗等领域的研究前沿,并设有胸部肿瘤、创伤救治、血液系统疾病、妇产疾病、健康科普等10个专业分论坛。
下午一点半,妇产科论坛在医院妇产科主任孙秀丽教授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会场座无虚席,参会人员达170余人。
王建六建六书记在发言中表示,妇产科分论坛作为大运河医学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妇产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妇产科领域的学术盛宴。我谨代表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京津冀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致力于妇产科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
魏丽惠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妇产科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和下一代的健康。我们见证了妇产科领域取得的显著进步,无论是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还是在孕产妇的健康管理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期待本次论坛能够成为一个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共同面对妇产科领域面临的挑战,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为提升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推动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发展,促进医产协同融合创新助力。响应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战略方针,近年来医院鼓励医联体建立,妇产科目前有医联体单位30余家,40余位医联体的同道出席,希望借此大运河医学论坛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医联体内部的交流与联系,增进感情、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我们希望医联体,“联体”更“联心”,真正“互联互通”起来,在双向转诊、诊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开幕式由学科助理王艳槟副主任医师主持。
本次论坛邀请到诸多专家学者,妇产科分论坛分为肿瘤盆底论坛和妇产科常见疾病论坛两大板块,围绕妇产科领域的前沿进展、肿瘤诊治、盆底功能锻炼及生育力保护等医疗实践难点等进行深入探讨。论坛旨在以学术交流为契机,提高我国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水平,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促进多学科合作、个体化精准治疗、诊疗一体化和全程管理理念的推广和共识达成,助力医联体妇产科学科发展更上新台阶,加强临床与基础研究协作,加速医学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更多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惠及更多患者。
妇产科肿瘤盆底论坛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昌晓红研究员、赤峰市妇幼保健院张广民院长等专家,论坛由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建华院区妇科韩映雪主任主持。论坛中,魏丽惠教授就宫颈癌筛查现状与进展进行报告。围绕子宫颈癌流行病学现状及WHO全球消除子宫颈癌战略目标。子宫颈癌筛查及筛查异常管的难点。推进HPV疫苗接种的现状及挑战继续了深入讲解,现场互动掌声不断。李艺主任医师对卵巢透明细胞癌治疗进展进行报告,主要围绕卵巢透明细胞癌诊治,OCCC临床治疗争议与研究进展以及对初诊患者治疗存在的争议与指南推荐和复发患者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解读;赵超主任医师就宫颈高级别病变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主要从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概念、分类和演变,阴道镜评估在子宫颈高级别病变管理中的作用,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治疗方法,子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管理流程,子宫颈HSIL及AIS切除性治疗后的随访管理,子宫颈锥切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子宫颈病变治疗后HPV疫苗接种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孙秀丽教授就妊娠期盆底锻炼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主要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现状和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三级预防进行了讲解,一级预防的干预措施指导、健康教育、体重管理、盆底肌锻炼、整体锻炼、体力活动、呼吸训练、会阴按摩等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引起全场共鸣。
妇产科常见病论坛邀请到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谷晓芬院长、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妇产科孔令蕤主任医师,论坛由医院妇产科于晓明副主任医师主持。论坛中,关菁主任医师对辅助生殖年代的显微镜输卵管手术进行讲解;张晓红主任医师与大家回顾与思考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围产期管理。结合医院实际案例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进行如何治疗及追踪;田莉主任医师讲解了卵巢功能评估与生育力保护,并强调卵巢功能变化是女性生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子宫生育功能重在保护,减少计划外妊娠和生殖道感染尤为重要。
妇产科常见病论坛下半场由医院妇产科王雁主任医师、梁旭东主任医师主持。王朝华主任医师为大家讲解了妇科急腹症的相关知识。并讲授正确诊断思路。
现场还进行了妇科专科医联体讨论,讨论环节由周敬伟副主任医师主持。围绕医联体合作、合作单位进修医培养、危重症患者转接流程、支持基层妇幼成长等方面开展了讨论。
会后,各位参会学者对本次论坛的举办好评如潮,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交流学习,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南与案例结合,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受益匪浅,对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不但认识了目前妇产科治疗的先进技术,更解决了一些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分享了成功的经验,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供稿: 妇产科 马满瑞、高青青 责编:张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