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起傣乡人民的期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一批赴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医疗队
圆满完成任务

2013年7月22日至9月2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8名医生组成第十一批医疗队,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州医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医疗支援工作。此次医疗队成员分别来自普通外科、胸外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肝病科、儿科、放射科、重症医学科,是各科室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责任心强、富有奉献精神的医生。在西双版纳州医院的统一安排下,医疗队成员进入各科室逐步有条不紊地开展起工作。第一周,队员们融入科室,熟悉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了解所在科室的现状及需要帮扶支持的问题。第二周,州医院领导及各科室主任与队员们召开座谈会,针对各科室的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根据队员们的专业特长及对口科室的需要,确定本次医疗队的帮扶战略方针,即扶植新技术,重点是外科的腔镜手术技术;规范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内科的教学查房、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原则、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外科的术前讨论;加强教学培训,不仅针对州医院的医生,还包括全州其他医院的基层医生,不仅要教会大家知识,还要将教学方法传授于科室骨干,以便科室以后开展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帮扶科研,帮助科室拓展科研思路,帮助指导科研标书及论文的书写。
医疗队员们严谨的医风、良好的态度给病人及州医院医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手术室里每天可以见到3位外科医生忙碌的身影。医疗队队长、普通外科高杰医生不仅就常规手术对州医院医生进行规范化指导,还着重帮扶开展腹腔镜手术技术,带领州医院医生进行第一例腹腔镜肝巨大血管瘤切除术,为州医院普外科腹腔镜技术的开展提供帮助。更令人感动的是,高杰医生曾在凌晨5点被紧急叫到医院进行一台肝破裂的急诊手术,成功挽救一个17岁花季少年的生命。妇产科孙秀丽副教授以饱满的热情带领州医院医生进行各种妇科腔镜手术,并结合自身专长带领开展盆底重建修复手术,培养学科骨干。胸外科杨帆副教授,针对当地胸科相对较弱的特点,对他们从常规手术及临床思路开始培养,详细讲解肿瘤的标准化疗方案及进展,为州医院胸科带来新气象。
内科、儿科、重症医学和放射科的队员主要从开拓临床思路、规范诊治流程及介绍专业进展等方面着手,扶持对口科室。心内科孙艺红副教授不顾伤病,每天带领心内科医生教学查房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对心内科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及进展进行规范讲解,对当地多发的心肌病提出独到的见解和长远的科研思路。儿科程翼飞副教授每天深入临床,指导患儿危重病抢救。结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的特长,强化对口科室在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方面的诊治技术,并针对当地特色的佝偻病等流行病学问题提出科研见解。肝病科武楠主治医师的对口科室为传染科,支援期间正值当地登革热爆发,武医生仍每天深入病房及门诊,指导对口科室对肝病的诊治,协助当地医生进行登革热的防控及科学研究。放射科陈皓主治医师每周在科室开展小讲课,讲解常规放射知识,帮助临床医生进行疑难放射诊断,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着重介绍了乳腺钼靶检查技术。重症医学科赵慧颖主治医生针对对口科室医生队伍年轻化、科室建立时间短等特点,每天带领ICU医生教学查房,进行疑难危重病讨论,参与危重病人抢救,结合病例对机械通气、急性重症胰腺炎、营养治疗、血液净化等重症医学的诸多领域进行专业规范化讲解,并着重对全院多个相关科室进行营养治疗培训。
西双版纳州医院在此批医疗队到来前期,便通过报纸等方式进行宣传,许多景洪市以及附近区县的病人及家属慕名而来。在州医院的专家门诊室里,病人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很多病人和家属拿着报纸到病房找“北京专家”看病。队员们心里明白,大家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代表了北京大学、甚至是首都北京的医务工作者,因此对每个病人都非常耐心仔细地询问病情,尽心尽力为病人做检查、开药方,希望用自己的医术为当地人民尽可能解除病痛,不辜负傣乡人民对“北京专家”的期望!
本批医疗队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是为州医院及全州其他医院的基层医生进行各种专题讲座,主要包括州医院的继续教育讲座及下级县医院、卫生院的医疗共同体讲座。另外,针对西双版纳州当地摩托车车祸多、外科妇科急诊多的特点,外科、重症医学科和放射科的队员还与当地重症医学科合作,开展州继续教育项目《西双版纳外科急危重症诊治》,参加对象包括州医院、景洪市医院、农垦医院及勐海、勐腊县医院等多个基层医院的医生。这些讲座简单介绍了相关专业的前沿研究进展,重点讲解了科普性较强的专业知识,通过通俗的语言让基层医疗工作者对医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医学动态有大致了解。专题讲座受到了基层医疗工作者的普遍欢迎,在场医生纷纷反映,讲座有助于提高大家专业技术水平,还激发了大家下一阶段进行深入学习的热情。队员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高涨的工作热情深深感染了州医院的广大医护人员。
此外,队员们还在勐海县勐遮镇卫生院和州医院门诊大楼外进行两次义诊。勐遮镇义诊当天虽然下着雨,却早已等待了很多当地群众,队员们立刻以饱满的热情为前来义诊的群众进行疾病诊治和医疗保健知识答疑。当地是傣族聚集地,人民群众非常勤劳、朴实,很多人身患多种疾病。队员们相互协作,现场开展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和门诊手术。上午11:30义诊结束,队员们又赶赴勐遮镇曼根村,为村里留守的老人及儿童进行义诊,并送去了常见疾病的对症药品和健康教育宣传单。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傣乡人民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队员的心灵!在州医院门诊义诊时,正值登革热爆发期,队员们不仅认真地为每位前来就诊的病人认真诊治,还肩负起了登革热科普宣教的工作。
从来到西双版纳州医院的那一刻,“西双版纳第十一批医疗队”这个称号已经深深地烙到每个队员的心里。临床上无论哪位队员遇到疑难病例,其他队员都积极参与,尽自己所能帮忙解决,为集体荣誉努力工作!登革热爆发时,出于医生的本能,没有一个队员表现出害怕情绪,更没有任何人出现过退缩。支援期间,孙艺红医生意外脚部距骨骨折,但她仍坚持每天上班。队员们通力协作,全权负责孙老师的生活、饮食及交通问题。每天上下班的路上,男队员推着轮椅、女队员拿拐、拿包,浩浩荡荡一行人马,也构成了景洪街头的一道独特风景!
为期两个月的医疗支援中,队员们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医疗诊治、信息咨询等服务活动,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贯秉承的勤奋进取、严谨务实的优良风气传播给基层乡亲;把真诚的关怀、牢固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奉献给人民群众和为当地医疗事业尽心尽力的医务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履行应尽的义务!同时,两个月的支援工作,对于每个队员都是终生难忘的,为人生抹上了一笔靓丽的色彩!
(人事处、医疗队 张潇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