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我院组织心肺复苏培训及演练

[ 2014-06-29 07:50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组织心肺复苏培训及演练

 

      近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院动员,积极对照《医院等级评审考核评价标准》进行相关制度梳理培训、实战演练,以评促改,以评促建。2013年8月20日上午,医务组织在岗工作人员在新落成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了心肺复苏(CPR)技能的培训演练。

      心脏中心张海澄主任医师首先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讲述心肺复苏(CPR)的概念。心肺复苏是针对猝死病人进行的紧急抢救,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并尽可能早除颤(指南要求院内3分钟内、院外5分钟内)。心肺复苏每延迟开始1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会下降10%,因此,尽早、规范、有效的胸外按压是抢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张大夫详细为大家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并强调,心肺复苏的重点是“快速压、用力压、不停压、勤轮换、少中断、早除颤”,在院内还要尽早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及电除颤等治疗。

      在张海澄副处长精彩讲述和标准化的演示之后,参加培训和演练的工作人员一一进行了操练。大家纷纷表示,听起来看起来简单的几个动作,要想做到规范有效还真不简单,但此项技术的掌握对于挽救猝死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

      此次培训及演练立足医务处工作岗位,提高了大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强化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今后,医院还将结合各岗位特点,开展更多的医疗急救和应急处理方面的讲座和培训演练,提高服务临床的工作能力。

(医务处)

 

【相关链接】

心肺复苏三步走:

第一,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立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不再需要以前指南中的“看、听和感觉”。

第二,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呼吸,立即呼叫并拨打急救电话,取来AED(便携式除颤器),对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如有多名急救者在现场,其中一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心外按压,另一名呼叫并迅速取来AED。

第三,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双乳头连线中点),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进行掌根按压,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min(100-120),下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每次按压之后让胸廓完全回复,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为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按压-通气比率为30:2,对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率。如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2分钟或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