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人民人” 幸福在医学大路上
8年前,我走上了医学的大路。那个夏天,我将第一志愿填上了“北京大学”,专业第一志愿选择了“临床医学”,第二志愿选择了“基础医学”。这是决定我命运的时刻,也影响了我未来一生的发展方向。
我如愿得到了北大医学部录取通知书,也拿到了我当初很看重的八年制“本博连读”的名额。辽宁省一共10个,我有幸抢到了一个。然而,选择就在毫厘之间,我以2分的优势考上8年制,也同样因为1分的劣势没能考上临床医学。
来到了北大,我成为一名医学生。因为我学基础医学,当不了临床医生,可以预见未来我可能不会直接和病人打交道,不会出门诊看病,不会有处方权,更不会开刀做手术。因此对“医学生”的认同感一直不强,似乎我们和搞生物的人有更强的“亲缘关系”。
经过本科阶段169学分和8个学期的打拼和磨练,我在四年后走进了实验室,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我选择了免疫学。免疫学,不同于生理生化神经生物学,而是和病理学、解剖学等一样,属于医学大类。因为我想离医学更近一些,也想借着北医免疫的大旗,让自己更有价值一些,使自己更像一个“医学生”。
再次经历4年的摸爬滚打,有过很多彷徨和无奈,也有过很多欢乐和感动,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免疫学博士。最终,找到了如意的工作,那就是炙手可热的、医学生非常向往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是一所具有95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人自己创立的第一所综合性西医医院。
想来人民医院,不容易啊。这一个位置,有近百人投简历。通过筛选,17人参加笔试,大家分别来自协和、首医、中科院……经过激烈角逐,8人进入面试。很幸运,我最后入围二选一阶段,并如愿“秒杀”了这个名额。
人民医院能为我提供成长的平台。在这里,我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就自己的未来。这里大师辈出,这里气氛向上,这里有和我的研究领域相契合的科研项目等着我做,这里有重要而繁重的检验工作等着我去探索,这里圆了我的大学教师梦,圆了我永远是北大人的梦。
刚刚结束了一周的岗前培训,我感受到一种力量充满全身。我终于来到了自己梦想的医院,做自己曾经在8年前填下志愿时想做的事情。我是一名“人民人”,一名光荣的医务工作者,我每天可以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以后还能有机会教授自己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教授!
岗前培训的各位主任、教授、专家和老师,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让我对人民医院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会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因为,幸福一直都在这条医学的大路上!
(检验科 刘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