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我院承办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 2014-06-29 09:53 ]

 

2013年10月10—13日,心血管界的盛会——第二十四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主题是“医学整合,全程关爱”,对医疗服务模式和医疗服务文化的探讨,强调“整合的医疗服务模式”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

本届大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组委会、亚太心脏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等联合主办,以及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院(ACC)、欧洲心脏协会(ESC)和前世界心脏联盟(WHF)等20多个国内外著名心血管学术组织和医院单位联合协办。
 

10月11日,开幕式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心血管病专家学者,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马晓伟副主任指出,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是重要民生问题,也是卫生部主要工作内容,防治心血管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大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指出,整合医疗服务模式是指不同级别、不同专业领域的医疗机构实现有效沟通,为患者提供基于团队的医疗服务。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复杂的病情需不同专业的协作。从住院治疗到出院康复,无缝隙看护需要连续的医疗服务链。团队协作和医疗服务的整合是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核心,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必由之路。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院(ACC)、欧洲心脏协会(ESC)和前世界心脏联盟(WHF)主席从不同角度分别阐释了医学整合的理念。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主持了开幕式上的高端访谈。

长城会历经四天时间,内容涵盖10大学术领域、16种会议类型、近50个专业门类、400余场次的学术交流、专题会、培训工坊、展览展示等。共录用16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论文1521篇,英文891篇,中文630篇,1100余篇壁报展示,近200人次参加青年医师奖、英语演讲比赛和大会交流,充分体现了长城会这一国际学术舞台的吸引力和广大医学工作者将中国原创研究推向世界的魄力和愿望。

会议还开展了众多国际联合论坛。ACC @ GW-ICC联合论坛,重点关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新的治疗方法、新药应用的利弊并更加关注高危人群。ESC in China论坛从ESC 2013的五大提示开始,重温ESC 2013亮点,病理解读2013年稳定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起搏与再同步化治疗等指南。AHA @ GW-ICC联合论坛重点关注心力衰竭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为临床医生转换知识结构、优化指南。通过阐述相关指南,介绍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比较中外二级预防治疗的不同之处及中国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的现状,从而阐明加强中国心脏康复建设的理念和原则。

为期4天的大会规模空前,20多个国际著名学术组织举办联合论坛,近30个国家和地区千余名学者、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2000余名专家和13000余名嘉宾和代表参加此次盛会,共同交流和学习心血管及相关领域最新进展与知识、创新理念与技术、临床疑难与对策。

历经24年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长城会步入了更新的时代。展望未来,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将继续秉承“创新、引进、合作、发展”宗旨,搭建与国际合作的桥梁,分享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心血管领域国际交流,展示中国心血管界近年来傲人成就。奉献给国内外与会嘉宾一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齐全、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心血管病综合性学术盛宴,最终引领中国乃至国际心血管病学事业的发展。继续坚持“学术、开放、引领、传播、服务”的方针,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在“公益、规范、预防和创新”的旗帜引领下,谱写国际性、学术性、可持续性的辉煌篇章,携手医学传播,推进学术进步,共促人类健康!



(心脏中心  李慧平)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