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承办2023年北京市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培训班

[ 2023-10-31 08:15 ]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综合办公楼10层报告厅座无虚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培训班如期举办。本次培训班分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期,分别于10月18日和10月25日开展培训。培训班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联合主办,开幕式由妇产科孙秀丽主任主持。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郗淑艳巡视员致辞,她指出,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也是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始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政策体系,提高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推动建立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有温度、有情感、有人文的“三全三有”妇幼健康高质量服务模式。“小盆底,大健康”,要为助推首都和全国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教授致辞,他强调,对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要从预防到治疗,做好顶层设计,依托北京市卫健委,力争将培训班办成国际化水平的会议。同时,对于培训班提出三点要求,要把培训班办成既体现北大水平又落地、有特色的培训班;培训内容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确保所有参会人员能掌握并且进一步临床应用;要为参会学员做好服务和支持保障工作,确保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

开幕式后培训班正式进入到培训环节。一级预防培训主要围绕产科相关肛门括约肌裂伤(OASI)缝合展开理论和实践培训。孙秀丽主任首先介绍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三级预防,强调三级预防理念,即一级预防窗口前移;二级预防提倡主动健康理念;三级预防注意功能提升;谢冰副主任医师解读了《产科相关肛门括约肌损伤缝合修补规范》并进行了会阴解剖及急性OASI缝合技巧的讲解;王世言副主任医师带来了陈旧性OASI缝合技巧及视频;龚晶晶护士长介绍了不同助产技术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理论讲解结束后,进入到了操作实践专场。百余名学员认真练习OASI缝合技术,老师耐心细致指导。

二级预防培训于10月25日进行,内容包括盆底整体锻炼PEFLOW工作坊、二级预防(物理技术系列)和二级预防(盆底运动康复技术系列)。

李晓丹副主任为大家分享了基于护理精准健康模型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安方副主任医师介绍整体姿态与盆底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高蕾医师为大家带来妊娠期盆底运动结合整体姿态训练的效果研究进展;朱红梅老师介绍女性全生命周期的盆底运动康复策略——北大PEFLOW方案的研发。

接下来是物理技术系列培训。于晓杰护士长介绍了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筛查及诊治规范与多种物理技术在妇产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赵丽君老师进行激光技术在盆底康复中的应用的实操演示;张宏滨老师介绍磁刺激技术在盆底康复中的应用;王凤平老师进行盆底电生理评估方法和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技术的应用的实操演示。

在二级预防——盆底运动康复技术系列培训中,白莲花护士长和魏小停老师带来了产后整体姿态训练的理论和实操;朱红梅老师进行北大“PEFLOW”整体运动康复技术体操的分享。

经过两期培训班的理论和操作实践,学员们收获满满,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完美结合,更加深刻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和动作要领,也坚信本次培训班定会对北京地区女性盆底疾病防治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和促进作用。

(供稿:妇产科  责编:李杨乐)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