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十批援疆专家迟骋工作纪实

[ 2024-01-16 14:12 ]

2005年开始,在中央组织部统一部署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先后选派多名骨干人才,奔赴新疆开展医疗帮扶,把精湛的医术、先进的理念送到边疆,将赤诚的爱心奉献给了新疆人民,为新疆各族人民健康福祉作出了“人民”贡献。

2023年7月,医院第十一批援疆干部启程,开启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疆工作。急诊科迟骋副主任医师来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担任急救重症监护室(EICU)副主任。不久前,在他的协助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救治一名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

“患者发热伴三系减少,同时存在脾大、高脂血症……”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重症监护室正在进行一场紧张的查房,一位从内科综合病房转入的发热患者,在入院后虽然予以抗感染等治疗,但效果始终不理想,病情持续加重,重症监护室寻求专家团的意见。“这种情况不能除外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可能,尽快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援疆专家迟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发挥“人民”优势 提升地区疑难重症诊疗水平

迟骋和EICU的同事一起仔细回顾了患者的病史和辅助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在发热的同时出现了三系的进行性减少,同时入院后多次检查提示高甘油三酯血症。

“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个熟悉的词语出现在迟骋脑海中——发热症状很有可能是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表现。“目前,按病情进展迅速,必须要引起重视,尽快完善针对性的检查。”迟骋认真嘱咐道。

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的严重炎症反应综合征。由于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容易误诊、漏诊;且潜在病因多种多样,首诊科室较多,存在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该病是一种进展迅速的高致死性疾病,未经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不超过2个月。

经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系统检查,证实了迟骋的判断,患者患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明确,医护团队及时调整了治疗方向,最终患者被成功救治转危为安。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对于血液及免疫系统重症患者经验相对较少,但血液及免疫系统重症患者恰恰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优势学科,人民医院急诊会收治很多疑难患者,像迟骋一样的“人民”医生,由此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三系减少等血液急诊危重症诊断思路,能够敏锐地从常规化验中捕捉到相关疾病的诊断线索。在新疆支援期间,迟骋主导了数例如噬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瘤、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有了“急诊医生中最会看血液病”的援疆专家迟骋在,有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水平诊疗技术的强大支持,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EICU有了收治重症血液病患者的底气。援疆专家不断 “接力”,切实提升了新疆地区疑难重症的诊疗水平。

情系天山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迟骋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将自身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前沿的急诊重症救护知识倾力分享给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医护人员,推进医院急诊EICU诊疗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急救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患者往往具有病种多样、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等特点。迟骋熟练掌握各类急危重症救治技能,与EICU医护人员救治了包括噬血细胞综合征、视神经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危象、重症狼疮等患者,并将优秀诊疗病例分享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疑难病例讨论会。

为了提高EICU护理管理水平,迟骋组织了护理线上培训交流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EICU、RICU护理团队与新医大一附院急救·创伤中心护理团队围绕ICU的管理、患者管路护理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一附院EICU护理质量。他还作为评委参与了一附院护理疑难病例比赛的评比工作,帮助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在教学方面,迟骋副主任发挥自身教学特长,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优秀教学经验带到新疆。他致力于规培医师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形成系统的临床思维,将理论融入实践。他辅导的学生在自治区首届急诊住院医师规培技能大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科研方面,迟骋组织了科室的科研例会和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坚持和学生一起进行高质量文献的学习,并针对所学文献进行相关统计学及研究方法的讲解和指导;带领科室成功申报了1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并积极参与协助科室导师和研究生的课题、文章等相关工作,为提升医院EICU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贡献力量。

迟骋作为医疗专家参与了由自治区科协组织的“医疗基层服务和乡村科普宣传”工作,深入喀什边疆地区开展医疗服务工作,先后在塔什库尔干县、疏附县、疏勒县、红旗拉甫口岸等地区开展义诊活动,并积极开展高血压、关节炎等地区多发疾病的科普宣传工作。参与“新疆医科大学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深入和田墨玉县为基层医生讲授急救技能课程,提升基层急救能力,为村民送医送药,为对口援建做贡献。

半年来,迟骋为提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专业技术水平倾心助力,助力院际交流、科学研究、教学发展和医疗服务提升,和科室紧密携手,推动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高质量发展,为患者提供国家队更加优质的急诊医疗服务。

“援疆不仅仅是在新疆工作,更是地区和医院之间交流合作的纽带。”此外,迟骋积极组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与一附院急诊开展线上培训交流活动。

“援疆专家带来了思想的碰撞,在病例讨论、临床带教下,学到了更前沿的治疗技术。”迟骋的工作也获得了当地同事的大力认可与赞赏。

用奉献与担当 书写新时代医疗援疆的“人民”答卷

“对于我来说,援疆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件事,其实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初到新疆时,觉得一年半很长,现在却觉得时间太短了,因为我还想为新疆做很多事情。”

2023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援疆专家迟骋来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至今已经半年多的时间。

“在新疆,我接触到更多具有地域特点的病例和特色诊疗项目。这几个月中,我去到特别边远的地区义诊、巡诊、开展基层培训,深刻感受到地区医疗差异之大,边远地区确实需要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支持,也只有深入到最边远地区的医疗,才能真正体现医疗的公平性,真正体现医疗援助的意义。”谈及援疆半年来的感受,迟骋动情地说。

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接下来的一年,“人民”专家们,将继续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用的严谨态度、奉献的精神书写动情的“人民”故事。

(供稿:医院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 责编:李杨乐)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