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期《血管介入基础技术课程》正式开班

[ 2024-01-23 09:01 ]

2023年11月-12月期间,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育处推动、血管外科负责的首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介入基础技术课程”正式开班。

血管外科主要治疗除颅内和心脏冠状动脉以外的全身各级动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疾病。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下肢静脉曲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闭塞、各种血管瘤/动静脉瘘、血栓、创伤出血等。其中,介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具体操作方法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等。它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穿刺针、特制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体内血管,使用球囊、支架、减容器械、栓塞材料等,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微创治疗,减少了传统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血管介入技术能够有效治疗血管疾病,具有创伤小、反应低、恢复快优点,还具有靶向性特点,可使部分不能耐受手术、失去手术机会或耐药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在部分领域已经取代外科手术成为首选治疗方式。同时,这项技术对于创伤紧急救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血管介入技术将是未来每一位医生必须熟悉甚至掌握的技术之一。

但是,血管介入技术操作难度相对较高,对设备依赖较大,血管介入培训与教育在国内综合医院及医学院的开展普遍较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在医院教育处、继续教育处和临床能力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首次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能力培训中心开办了第1期《血管介入基础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医生在血管介入领域的诊断和治疗技能。

本期《血管介入基础技术课程》利用5个半天,由血管外科张韬主任医师、张学民主任医师、李伟浩副主任医师负责,课程设置结合前期的文献调研和同行交流,并结合综合医院特点,分为血管介入基础技术入门、外科临床中的血管影像学、外周动脉疾病的血管介入模拟、血管介入技术在外科急救中的应用模拟训练4门课程,来自全院各专业的八年制学生、研究生、以及进修医师共20名学员接受了培训。

每次课程分为理论授课和模拟训练两个环节,在每一节理论授课结束后,培训老师会手把手讲解和示范血管介入模拟器,进行导丝导管配合训练、经皮股动脉穿刺点血管缝合器缝合、外周动脉选择性造影、颈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复苏性腹主动脉阻断球囊术等模拟训练,确保每一位学员都充分掌握血管介入基本技术,不断巩固练习,强化提高。最终所有学员均通过了基础理论知识和血管介入模拟器实操考核。

此次《血管介入基础技术课程》的举办,为医院血管介入培训工作填补了空白,帮助学员全面提高在血管介入领域的诊断和治疗技能,拉开了人民医院血管介入培训规范化、正规化的序幕。

(供稿:血管外科 李伟浩 责编:钟艳宇)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