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凝聚共识,提质增效,推进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2024年2月23日-2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24年医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雄安新区召开。
2023年,医院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医院雄安院区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医院“一体两翼”空间布局落地。新的一年,心怀新期望,规划新发展,擘画医院发展新蓝图。
医院老领导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保国教授,原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魏丽惠教授,医院原院长、北京大学关节研究所原所长吕厚山教授,医院原党委书记李月东教授,医院原院长王杉教授,医院原党委书记陈红教授等莅临大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组织部综合办公室主任许申应邀参会。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临床、医技科室正、副主任,科护士长,党支部书记,行政处室正、副处长,临床医技科室学科助理,民主党派代表,教研室正、副主任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总结医院2023年的工作,明确2024年医院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研讨会由党委书记王建六主持。会议在西直门院区陆道培学术报告厅开设分会场,正、副护士长参加了分会场的研讨。
人才兴院 提质增效
王俊院长作《实施人才战略年 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王俊院长回顾了过去一年医院的工作,并对2024年医院工作做了部署和展望。王俊院长指出,过去一年,医院在医、教、研、运营等各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一体两翼”空间布局落地;大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合作帮扶取得显著成效;“人民人”的精气神更加饱满。
2024年医院将重点实施运营战略、空间战略、人才和学科战略。在运营方面,将聚焦国考指标,统筹优化,提升效率,提高效益,大力发展健康管理业务,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外合作帮扶。在空间方面,持续开展西直门院区各项优化、改造、腾挪工程,进一步实现医疗空间扩容;逐步进行白塔寺院区修缮改造;推动通州院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雄安院区工程建设。
王俊院长强调,人才是医院发展的第一资源。2024年是医院人才战略年,医院将秉承“尊老、爱幼、辅佐中坚”的宗旨,尊重老专家,充分发挥老专家的学术力量;通过“青苗计划”、“英才计划”等吸引优秀生源,培养优秀医学生,招聘引进优秀人才;充分发挥骨干人才中坚力量,帮助其成长为更高层次人才。通过引育并举,分级培养,定向扶持,动态管理的方法,为医院培养优质人才。
2024年人才战略年,医院将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撸起袖子加油干,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作《党建引领文化聚能,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及《凝心聚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工作报告。王建六书记指出,2023年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作用,探索党建创新引领模式,着力提升医院文化“软实力”;党建引领,以“红色引擎”助力医院中心工作开展,坚持“医院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深入到哪里”。2024年院党委将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重点打造科室文化品牌工作,加强党管人才,创新群团统战工作模式,搭建平台加强交流合作,增强党建工作能力,凝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在医疗工作方面,报告结合国考核心医疗指标,回顾了2023年医疗运行数据及成绩与不足,并对流行传染病防控、门诊流程优化、围手术期管理体系加强、病历质量提升、多学科诊疗推进、临床应用新技术开展、医疗平台搭建、药事会工作创新、护理专科队伍建设等工作着重进行总结。
2024年,医院将以术前管理、MDT会诊、持续优化门诊流程、提高疑难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丰富护理模式、提升感控能力、强化合理用药管理等为着力点,持续夯实基础,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力 助力高质量发展
王天兵副院长作《凝心铸魂育人才 同心聚力谋发展》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通州院区2023年医疗服务情况及新开医疗区域运行情况。王天兵副院长指出,2024年通州院区将进一步充分利用空间,完善医疗功能;继续通过大运河医学论坛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通州院区二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建设。
在临床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报告总结了2023年医院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的硕果,同时分析不足,指出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王天兵副院长指出,2024年医院将继续拓展招生途径,增加招生人数;夯实临床教学,强化科研培养;开拓国际视野,广泛开展交流;争创国内领先,树立学生榜样;培育教学人才,打造名师工程等,为医院育人才、谋发展。
洪楠副院长作《后勤基础建设按下“加速键” 全面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报告梳理了2023年后勤方面服务保障、工程建设、招标采购、产业管理等工作。洪楠副院长指出,医院不断完善后勤管理流程,推进精细管理联动,持续改善就医环境,全力推进“一体两翼”空间布局建设,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进重大建设工程招标采购,以高质量后勤工作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2024年,医院将继续强化服务意识,深挖服务潜力,高标准推进医院空间战略,着重推进招标采购、后勤保障、运营产业管理等系列业务,打造“人民”后勤,为患者和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杨帆副院长作《精细化管理 久久为功,高质量发展 行稳致远》工作报告。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图表对医院运营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2023年,医院致力于提升科室运营理念,保障运营环境加强运营质控,优化独立论证多方控制成本,围绕运营重点合理配置设备,医保政策改革先行先试,多层次推进对外合作,并且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营造安全行医就医环境。2024年,医院将进一步提升设备、空间、人员效率,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布局多元运营,开展多元化、多层次服务;不断优化运营环境,发掘指标合理空间,立足现代化运营管理,提升医院品牌效应,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赵翔宇副院长作《科技创新 数字化转型 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工作报告。报告从科技量值排名、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科学基金及论文、临床试验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才队伍及科创基地建设、系统化学术交流平台搭建、科技成果等方面的突破与成绩总结2023年科研工作。2024年医院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与服务转化平台,与科室协同进行有组织科研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平台,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加强国家级人才培养及卓越青年科研人才储备。
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医院着力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化升级,并完成优质服务系列信息化改造。2024年,医院将分别面向患者、医护人员、管理人员等多维度开启医院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多院区协同一致化管理,全力打造数字化医院新标杆。
邓连府总会计师作《强基赋能 守正创新》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医院通过优化支出结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医院发展;优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完善财会监督,防范经济运行风险;促进业财深度融合,助推医院精细化管理。2024年,医院将持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挖掘内部潜力,加强预算管理,全面优化业务流程,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红松作《风清气正显本色 和谐生态促发展》工作报告。报告传达了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总结2023年纪委工作。陈红松纪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结合实际工作及案例指出,医院以文化引领“树风气”,坚持关口前移,开展廉洁文化系列活动,筑牢危机意识,加强完善制度建设,提升每一位“人民人”认同感、自豪感及主人翁责任感。2024年,医院将继续打造“廉洁在我心 清风伴我行”廉洁文化品牌,加强纪审联动,释放监督叠加效应,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推动支部纪检委员发挥职责作用,不断凝聚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合力。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杰作《构建多元服务体系 彰显人民医院温度》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医院工会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切实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为职工做实事、谋福利,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努力构建职工满意之家。团委扎实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搭建平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推进,走进科室,服务临床,支持公益慈善。2024年,医院工会将继续做好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聚焦职工权益,持续提升工作成效;团委持续增强共青团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社会工作进一步拓展深度与广度。
党委副书记邵晓凤作《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为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凝聚奋进力量》工作报告。报告从厚植百年医院文化,加强舆论引导 树立百年人民文化自信;拓宽宣传路径,提升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建立多方服务机制,服务离退休人员;建机制、搭平台,发挥医院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四个维度进行汇报。邵晓凤副书记强调,2024年医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做好医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构建和谐科室文化,树立百年医院品牌,建立渠道构建统战力量聚合路径,创新离退休工作机制,为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共建交流 碰撞思维花火
2月24日,与会人员分为医疗组、护理组、教学组、科研组、后勤组、运营组、管理和医院文化组七个小组进行讨论座谈,群策群力,共商医院发展大计。
大家就如何培养医疗高质量人才、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医护融合、护理人才培养、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青年教学人才培养、职称晋升、住院医师培养;科研项目的支持措施、科研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科研管理协作、科研与临床结合;雄安院区建设工作、各院区更新改造工作、产业创新、招标采购;运营管理、资源分配;人才招聘、选拔、培养、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医院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等重要事项进行座谈。大家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共同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随后,参会人员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项目、健康管理中心、容东片区养老中心项目等地实地参观调研。参观调研过程中,各学科主任各自从自身学科发展思考雄安院区进驻规划,共同为雄安院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结过去,梳理现状,谋划未来,凝聚共识。新的一年“人民人”将锚定目标,笃行实干,再提质、再增效,共同为加速医院高质量发展而奋斗。
(供稿:宣传中心 责编:汪铁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