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梁建宏、程湧教授团队在Ophthalmology发表重要成果

[ 2024-03-12 15:09 ]

2024年1月5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梁建宏、程湧教授团队和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雨生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项道满教授在眼科临床领域TOP 1期刊Ophthalmology(IF:13.7)发表题为《康柏西普与激光治疗II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比较研究》,这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标签、非劣效性试验在三个眼科中心进行。研究发现,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治疗II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24周的疗效不劣于激光光凝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新生儿致盲性眼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归类为新生儿可避免盲的防治目标。ROP治疗历程经历了冷冻治疗、激光光凝及抗VEGF药物治疗。激光光凝作为ROP的标准治疗,是通过破坏周边部视网膜无血管区,以达到视网膜新生血管退行的目的。与激光治疗相比,使用抗VEGF药物具有操作方便、视网膜血管持续生长等优点。康柏西普是中国首个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通用名的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I类新药。

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诊断为 ROP II期2+或3+期的早产儿,以 1:1 的比例随机分组,接受0.25mg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或激光光凝治疗。两组的性别、出生体重和胎龄无显著性差异。接受康柏西普 0.25 mg的87名婴儿中有83名 (95.4%) 治疗有效,接受激光治疗的83名婴儿中有80名 (96.4%) 治疗有效(组间差异-1.0%,95%置信区间-8.0% - 6.1%)。主要观察结果为基线治疗后24周时无活动性ROP及不利结构异常的早产儿比例,以及治疗平均时间。

在这项非劣效研究中,发现与激光治疗相比,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具有手术简单快捷,而较少转移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潜在优势。此外,短期全身性康柏西普暴露可能较少引起对全身性不良反应的担忧。该研究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提供更安全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案。

(供稿:眼科 湧  责编:李杨乐)

from clipboard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