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是一类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每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正确认识肿瘤,积极预防、规范化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的效果。
2024年4月15日-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了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肿瘤规范化诊疗能力,更好地为公众普及防癌、抗癌知识,全面提升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活动。
多学科专家联合健康咨询,筑牢健康防线
4月16日上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血液科、骨肿瘤科、妇产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乳腺外科、中医科、放疗科、临床营养科专家齐聚,在西直门院区东门内广场进行联合健康咨询,为市民及患者答疑解惑。
咨询现场,专家们针对肿瘤常见病种,围绕着肿瘤科学预防、早期筛查、规范化诊疗、中西医联合施治、营养支持治疗等问题,耐心地向公众进行宣教;详细地解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癌症防治工作。
本次活动赢得了公众的高度认可,提升了公众对肿瘤防治知识的了解,树立了战胜癌症的信心,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录制肿瘤科普视频,普及抗癌保育知识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对于那些渴望成为母亲的年轻患者来说,这不仅是一场与病魔之间的战斗,更是一场心灵上的挑战。幸运的是,随着医学的进步,辅助生殖技术,为这些年轻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即使在经历了内膜癌的治疗后,他们仍有机会实现做母亲的梦想。
在肿瘤宣传防治周期间,妇产科医生录制了子宫内膜癌系列科普视频,针对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高发人群、如何预防、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条件及治疗过程、痊愈后如何生育等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在医院公众号上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子宫内膜癌,了解肿瘤患者的保育治疗,帮助她们实现生育梦想。
组织院内医护人员培训,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能力
当下,肿瘤患者的生存需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规范化诊疗尤为重要。4月16日,医院邀请疼痛医学科刘益鸣副主任医师、妇产科侯艳茹副主任医师及药学部黄琳主任药师分别从《癌痛的规范化治疗》、《年轻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现状及时机选择》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角度为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院内培训,并分享了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肿瘤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今天的工作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持续致力于防癌科普宣传工作,传播科学抗癌理念、普及抗癌科普知识,提高全民防癌抗癌意识。同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跟家优质、高效地医疗服务。
(供稿:医务处 侯懿耕 责编:李杨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