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理专科指标应用于NICU提升母乳喂养率获成效

[ 2024-07-09 17:59 ]

母乳喂养好,众所周知。母乳对婴儿的营养供给、免疫力提升、身心发育以及增进亲子关系等至关重要,对母亲自身恢复也大有益处。

近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目标,以守护母婴健康为己任,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对患儿母亲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对患儿采取“袋鼠式护理”模式;增加母乳储存设备等一系列措施,将医院儿科6月龄内患儿母乳喂养维持率相较于之前提升了20%,纯母乳喂养率更是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成效显著,儿科获得挂牌“亲母母乳库”的资格。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倡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也提出在2020年前将中国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提高至50%的目标。

若中国纯母乳喂养率提高至这一目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将下降约5%。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护理团队在护理部张海燕主任的指导下,深入分析确立了一系列专科指标,以指标为抓手,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其中专科指标之一就是“6月龄内患儿母乳喂养维持率”,通过该指标来密切监测和评估母乳喂养的状况。6月龄内患儿母乳喂养维持率反映整个医院在推动住院患儿母乳喂养工作的实施情况,包括制度流程的制定、母乳喂养环境的设置、医务人员的宣教及指导、母乳的贮存条件等,是医疗机构及其护理单元对母乳喂养促进工作的评价指标。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实现并维持母乳喂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母婴分离宝宝病情限制等。NICU通过对6月龄内患儿母乳乳喂养维持率指标的持续监测和数据分析,来及时发现母乳喂养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制定改善措施。

首先就是做好产妇的健康宣教指导,当患儿入住NICU后母婴分离,儿科护理团队成员会对家长进行第一次健康宣教,并通过二维码推送母乳知识,告知家长母乳收集、储存、运送方法;宣教强调产后1-2h开始手挤奶,母婴分离情况下保持每天8-12次的手动挤奶或利用吸奶器吸奶。患儿家长通过加入“人民天使”微信号,看到孩子住院的日常照片,这一小小举措给予产妇有效的心理安慰。接着,48小时内派驻NICU护士来到产科,对母婴分离的产妇给予个性化评估和指导,让孩子妈妈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初乳的重要。并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如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提供精准的支持,例如母乳分离保持泌乳的知识,讲解如何使用吸奶器进行吸奶、吸乳频率及时间指导以及袋鼠式护理指导等。

同时,儿科NICU在病房也采取了一系列改进举措,包括及时接收产妇初乳涂抹宝宝口腔,胃管喂养时给予安抚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来锻炼孩子的吸吮能力。入院后电话随访询问产妇吸乳情况,记录吸乳量,鼓励把所有吸出的母乳都送到NICU亲母母乳库。

2024年4月设置袋鼠护理室,营造出更为舒适的空间氛围,更有利于母乳喂养的顺利施行。妈妈在进行袋鼠护理时(鼠式护理(Kangaroo Care,KC)是让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早期与母亲长时间皮肤接触,其护理时让宝宝直立贴于父母胸前,可提高生存率,还能促进母乳喂养。),还会得到专业的技术支持,即安排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针对产妇的母乳亲喂养进行指导。

接下来,宝宝病情稳定情况下,产妇可以预约每日1小时间袋鼠抱,支持2-3位母亲同时袋鼠护理。

这一举措受到了妈妈们的一致称赞,漫漫妈妈激动地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因为袋鼠式护理,我才能够顺利地进行母乳喂养,看着宝宝吃得那么满足,我心里真的特别高兴,这都多亏了你们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啊!”袋鼠护理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推动母乳喂养。此外,儿科医护人员还会为产妇及时提供心理支持,以缓解其可能存在的焦虑和压力,进而增强她们母乳喂养的信心。

除此之外,儿科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母乳喂养支持措施:电子化母乳闭环管理、出院健康宣教群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母乳健康教育讲座、生长发育门诊、母乳喂养周和世界早产儿日线下健康讲座活动等等。

这一成绩充分彰显了专科指标在特定医疗领域应用的重要性与潜力。这不仅对患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也为众多家庭带来了希望与信心。相信随着这一服务模式的不断深入应用与拓展,NICU 中母乳喂养率将会持续上升,从而为更多新生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 儿科 侯芙蓉 责编: 钟艳宇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