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2011中国卫生论坛—卫生信息化专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今年的“中国卫生论坛”以“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主题,下设卫生信息化专题论坛,专题探讨“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医改的互动关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院长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岩教授共同主持卫生信息化专题论坛。
卫生部办公厅主任侯岩、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马家奇、联合国医疗系统管理专家、美国纽约医管局讯息处原处长陈修,以及医疗卫生机构领导、医药卫生产业高管、科研机构专家、社会人士和媒体人员等各方代表,汇聚一堂,探讨“十二五”新医改背景下的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
2011年是我国医改的攻坚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论坛以“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主题,以医改和“十二五”卫生规划重点目标任务为主要内容,突出改革思路创新、技术支撑和综合推进。来自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地方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医院的领导以及海外的专家学者们重点围绕卫生信息化的“规划、标准、平台、国际经验、最佳实践”等五方面内容,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共同探索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
在卫生信息化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大学医院,其信息化建设经历长期探索,逐渐以病人信息为中心方向发展,更多地参与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
医院全面实施医院资源规划系统(HRP),在国内率先全面开展BI(业务智能分析)建设,实现公立医院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从经验性管理到专业化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随意性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的变革。医院以电子病历为中心,融合其他临床系统,实现互连互通。病房全面启用移动护理工作站(PDA),在患者管理、医嘱管理、用药管理、器械和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准确度和实时性得到提升。“先诊疗,后结算”新型付费方式的率先探索,减少患者就诊过程中因多次交费产生的等候时间,并已在全国得到推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依托卫生信息化手段,彻底改变医院管理模式,实现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正是基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卫生信息化方面的实践探索得到业内的高度评价,王杉院长在主持论坛时,以大量的理论和实例证明,中国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拥有持续的动力,达到最终的目标。
(两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