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以“临床技能循环训练体系”新模式助推医学教育改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教授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做报告

[ 2014-10-24 18:46 ]

2011年12月6日,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在京召开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院长受邀在会上做了题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持续质量改进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

医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医学人才的教育培训只传授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必须进行高强度、规范化的临床实践训练。针对当前医学生临床实践弱化的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建立了以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的三系合一课程体系,包括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为蓝本的临床医学教育专业体系,涵盖培训、考核、认证三大体系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以综合能力提高为目标的职业精神实践体系。临床技能有明确培训要求与认证标准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中心,将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3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该培养体系有以下特点: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有明确培训要求与认证标准,每项临床技能的培训流程采用阶段学习、阶段认证的制度,医学生只有通过认证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以确保教学质量与患者利益。整个培训流程是:理论学习→理论考核认证→模拟训练→考核认证→临床见习→考核认证→临床实习→考核认证。这种培训模式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但培训的流程相同。通过创建覆盖临床医学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教学环境,并贯穿全学程,部分解决了目前医学模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

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做出批示,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医学教育规律,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高医学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医学人才,为推动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就“医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实现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两个根本问题,结合医学教育的办学规律和医学教育国际发展趋势,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及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大力加强医学人文建设,加强医师职业精神培养;重视实践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医学内部及外部的学科交叉整合,培养具有“大医学”概念的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同时就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国务院医改办、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中组部、总后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相关司局负责人,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主要负责人,有关医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两办)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