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现代医疗活动是融生物医学与社会人文为一体的实践,要在医疗领域中满足患者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需要更多的医患沟通平台。因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筹建医务社会工作部为切入点,让志愿者进入到医院服务体系,在医院范围内开展了医疗志愿服务,开辟了医患沟通的新渠道,同时也为社会爱心人士搭建了工作平台。
2009年11月30日,是这寒冷冬日里久违温暖的一天。
中午,在不同科室转科的同学们匆匆吃完饭,相约来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楼301教室。大家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住院的小患者们制作小礼物。距离约好的时间还有十五分钟,已有不少同学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教室。在张斯琴老师的组织下,大家开始制作小帽子。有人量距离,有人穿针引线,有人裁布,女生们已开始动手缝制了……虽然分工不同,技艺不同,但是一个个都干得非常起劲。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用我们亲手制作的帽子为小患儿们驱走严寒,用我们的志愿服务温暖一颗颗稚嫩的心灵,用我们的爱心和鼓励为他们建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还予快乐的童年。
(两办、教育处)
相关链接:
卫生部于今年3月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开展社会志愿者志愿服务的试点,搭建爱心奉献平台,推动社会志愿者在医疗机构开展志愿服务,为患者提供方便、优质服务。从2009年4月开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和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纳入到医院服务体系,在医院范围内包括门诊大厅疏导、自动查询检验报告指导、协助办理门诊就诊卡、血液透析室服务、志愿者培训、关爱儿童等多项志愿服务工作。来自民主党派、社会监督员、在职人员、高校大学生、高中学生、社会退休人员、病友会成员等社会力量不断加入到医务志愿者队伍中,营造了医院内外的和谐氛围。8个月来,正式注册志愿者383人,参与志愿服务777人次。医院志愿服务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文明风尚,卫生部会同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教育部、民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妇女联合会八大部位联合,在 “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于12月4日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志愿服务进医院,携手医患献爱心”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志愿者在医院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我国志愿者医院服务事业深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