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3日, “2009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日本仓敷医疗中心肝脏疾病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楼3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次会议由我院消化科和肝病研究所主办,历时近4个小时,参会人员包括本院医生及来自北京和外地的医务工作者共300余人。本次会议的宗旨是促进中日双方在肝病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与提高,为了人类的健康而共同努力!大会共邀请了6位中日专家就丙型肝炎、免疫性肝病、肝癌、营养支持及脂肪性肝病等方面的诊治新进展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
11月13日下午1点半,会议在我院肝病研究所所长、人民医院副院长魏来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序幕,会议共分上下半场。首位讲者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的主任贾继东教授,其报告的内容为《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来自中国的经验》,报告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这两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现状与治疗措施,为临床治疗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与临床依据。来自日本仓敷医疗中心肝病及营养科的久保木真教授的报告为《聚乙二醇干扰素a-2b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如何确定两种药物的最佳剂量》,用若干病例具体分析了药物临床应用中应着重考察的适应症、禁忌症及随访指标,以大量详实的数据为慢性丙肝的治疗提供了可信的证据基础。同样来自日本仓敷医疗中心肝病及营养科的池田弘教授报告了《以Sonazoid作为造影剂的超声造影增强技术诊断肝脏肿瘤的进展》,用直观的图片及动态影像阐述了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对消化超声医师帮助较大。
下半场讲者为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的魏来教授、日本仓敷医疗中心肝病及营养科的西玉枝管理营养师和东道主――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的刘玉兰教授,他们分别带来了题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国流行病学及抗病毒治疗现状》、《脂肪肝及肝硬化患者的营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肠道屏障》的报告。此半场的报告分别对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丙肝现状进行了分析、对营养治疗在脂肪肝和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也用一些基础研究探讨了肝――肠轴的作用机制。内容清晰明了,对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指导作用较强。
本次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全部认真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在场听众的共鸣,并进行了热烈讨论,当日17:00刘玉兰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再次肯定了会议的报告质量及对临床和基础工作的指导意义,并宣布会议圆满结束。本次会议以交流和学习为根本,专家们对众多专题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和见解,对消化及肝脏病领域当前的热点、难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及讨论,令参会人员收益匪浅、共同提高,在学术上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开拓了研究思路,为今后的研究道路提供了新的契机。
(消化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