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我热爱的这片广袤土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定宝医生援疆工作手记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春节后,这几天乌鲁木齐市又下雪了,外面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极目望去,一片雪白的银色世界,仿佛置身于童话王国中一般。树木的枝条上满是树挂,银装素裹,变幻万千,随风摇曳,端庄而婀娜。地上的积雪走上去,“咯吱”作响,恰可唤起儿时冬季的记忆。
作为一名第七批援疆干部,我来新疆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工作已半年了,回首这段难忘的时光,一切都历历在目。
对于新疆的认识,我是从到了这里之后才真正开始的。新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民族众多。土地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祖国土地的1/6,盛产石油、天然气、玉石、水果等。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数百里绵延起伏的山峦,辽阔的草原,悠闲的羊群……如果把江南比作是惟妙惟肖的工笔画的话,那么新疆呈现的则是一副大手笔、粗线条的水墨国画。气势磅礴,恢弘大气,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我在病理科参加援建工作。在科室里,积极配合主任的工作,把我院病理科好的经验和工作程序介绍给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疑难病例会诊及术中冰冻诊断,辅导年轻医师,引导他们做好病理诊断工作。在科研方面,积极参加相关课题的申报,指导年轻病理医师总结病例、发表论文。积极参加院里的多学科查房,我的重任是做好淋巴瘤多学科查房,每周两次,并进行了多次专题讲座,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每当把一例疑难病例诊断清楚的时候,总是感到无比的欣慰。同时,参加其他学科的多学科查房,包括妇科、骨科等,以及自治区病理学会和血液学会组办的临床病理读片会。身处异地他乡,有时难免寂寞,但有这许多事情要做,也觉得充实,从中我也学习到很多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对新疆医学界的了解。新疆医大肿瘤医院是全疆最大的、唯一的一所肿瘤专科医院,病人集中、病例多。在会诊的病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地区的疾病特点。比如新疆的宫颈癌较多,其中的病因学尤其值得深入研究。
工作期间,我还参加了肿瘤医院组织的第六届“关爱妇女健康新疆行”大型义诊暨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义诊内容包括妇科、乳腺体格检查及宫颈细胞涂片检查,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义诊为期一周,行程近2000公里。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6个县市。随行队伍包括临床医护人员、病理医生和记者等15人。基层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有的县医院没有病理科,有的虽然有,却只有1个病理医生,条件很艰苦。我们自带了染色试剂、染色工具和显微镜,因地制宜地开展细胞病理检查。只有到了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了解到边疆基层医疗条件的现状,才能体会到这项义诊活动对于基层妇女健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和另一位病理医生互相配合,她主要负责制片,我负责阅片筛查,将自己所学的点滴细胞病理学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援疆工作中,完成宫颈细胞涂片的病理诊断工作。共筛查157例细胞涂片,17例需要进一步做宫颈活检,一部分人可疑HPV感染而需要随访。
这段日子里,虽然援疆工作辛苦,但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另一方面,我们是在支援边疆建设,为国家的西部大开发做贡献,也体会到了奉献的胸怀。在工作中,我牢记北医和人民医院各级领导的嘱托,时刻保持高度自律性和良好的工作热情,以院训严格要求自己,“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努力做到不辱使命。
(病理科 陈定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