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我院重症医学科詹艳春荣获北京市优秀护士称号

[ 2014-06-28 17:55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詹艳春荣获北京市优秀护士称号
 
 
       “5·12”国际护士节前夕,北京市卫生局、北京护理工作者协会对第三届“北京市优秀护士”进行了表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症医学科詹艳春荣获此项殊荣。
       此次表彰旨在弘扬南丁格尔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广大护理人员,加强队伍建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症医学科詹艳春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
       詹艳春从1991年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在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2年,她诚信敬业,奋进不息,待人真诚,宽容随和。多年来荣获“英雄护士健康天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护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护理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护士技能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员工等多项荣誉,得到广泛认可。
(护理部、宣传处)
 
附:詹艳春事迹
 
如水人生 唤起生命的希望
——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詹艳春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润万物,献身于天地间。它真诚地帮助别人,使他人发展成功,而不与他人争名利、论高低。用水的特质来形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詹艳春更是贴切,她诚信敬业,奋进不息,且又宽容随和、无我而不争。
       詹艳春,女,本科,主管护师,自1991年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从事重症护理22年。作为北京市ICU专科护士,曾赴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ICU学习。现任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教学老师。
 
无我
       水广泛而无所不至,万物无不靠它来润泽生长,它却不辞其责,可是又不居功自傲。人类和万物都不能离开水而生存,它无私、无我、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大自然,却不索取任何回报。詹艳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以“无我”作为准绳,一切以患者为先,以患者为重,用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患者服务。工作二十余年,每一个12小时她都竭尽所能,力争让命悬一线的患者转危为安。
       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大多不能主动表达不适,除了通过各种仪器设备来反映患者的异常变化,更重要的是靠护士持续而细心的观察。夜班对一般人来说是最痛苦的,由于违背生理规律,往往比白班更加疲惫,尤其是在凌晨。而此时也正是患者因激素水平变化出现病情波动的时间段。熟悉詹艳春的人都知道她“越夜越兴奋”的特点,为了确保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她不仅克服了违背生物钟所造成的痛苦,更用自己的责任心和意志力将自己调整到最兴奋的状态。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发出任何一点儿异样的报警声,都会时刻引起她的警觉。一次夜班,一名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因伤口疼痛注射了止痛药物,安静入睡后还不时发出呼噜声。就在大家都认为患者病情稳定,可以坐下来歇歇脚的时候,詹艳春细心地观察到患者的呼吸频率逐渐下降到8次/分钟,伴有短暂的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也间断下降。于是她尝试轻轻呼叫患者并协助改变体位,这时发现患者不能叫醒,立即检查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正常,检查肢体活动——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肌力感觉异常。通知医生,准备院内转运患者到放射科,氧气袋、便携监护仪……正值夜深,与白天的熙攘相比,此刻的走廊格外安静,将她和医生快速的脚步声和转运床轱辘快速的转动声由ICU一直延伸到了CT室。由于发现及时,治疗到位,清晨时患者已清醒。家属感激地说:“要不是护士及时发现,老爷子真发生脑梗偏瘫,手术就白做了。”
       一位孕28周的高危孕妇,患有严重的门静脉高压血症。既要尽量延长胎儿在母体的时间,又要顾及孕妇自身身体条件,不论医生、患者还是家属都承受巨大的压力。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这位孕妇从受孕到整个怀孕过程都充满艰辛和焦虑。为了缓解她的紧张情绪,詹艳春在护理患者的同时,用自身的经历与患者耐心讲解孕期心情对胎儿的影响,指导患者饮食和床上的活动,让她以最好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保胎。最终患者在保胎2周后,安全产下健康的宝宝,母子平安。孩子满月后,患者特意来看望感谢她。
       2000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肝脏移植手术,术后护理成为一道新的难题。詹艳春作为术后监护骨干护士,除了接受科室安排的知识、技能培训外,还主动买来相关书籍阅读,查阅大量专科文献,向手术医生请教护理的重点,为实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第一例肝移植患者手术结束后,为保证患者监护和治疗的连贯性,詹艳春和同事一起到手术间接患者,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护送患者返回ICU,给予患者心输出量、引流量、移植肝脏质量耐心的观察,有计划的气道管理、容量管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监测,小心的翻身和细致的生活护理。在成功护理了十余例肝脏移植的患者后,詹艳春发现部分患者的循环出现高排低阻的现象,回顾术中监测也是如此。通过查阅文献、与医生探讨发现,这不仅仅是液体管理和血管活性药物的问题,与患者本身肝功能的情况也密切相关,为治疗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体征数据。
       肝脏移植术后的患者有时会出现肝性脑病,思维混乱,甚至打人骂人。曾经一位脑病患者突然抬脚猛踢向正在床旁换输液的詹艳春的腰部,她忍着剧烈的疼痛依然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摆放舒适的卧位,慢慢地使患者安静下来。接下来几个班次,只要詹艳春值班患者都安静配合。当患者第二次转入ICU时,患者和家属都点名要她护理。在积累了相关的护理经验后,她受邀到其他医院ICU分享肝移植术后护理经验,并在北京市ICU专科护士培训课程中讲授“肝移植术后护理”。
       面对这些危重患者,詹艳春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非常注重维护患者的形象和尊严,无论何时,她都要让自己看护的患者干净、清爽的在病房里。每次接班后,医生查房前,她都会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擦净面部和身体,梳理头发,并将床单位整理得井井有条。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协助他们取半坐卧位,等医生来到病床旁边的时候,患者就不会因自己外表的狼狈而觉得失去尊严。
       许多和詹艳春一起值班工作的医生都非常信任她的工作能力,因为她不单单是“无我”,更是将自己换位到患者,似乎她是他们的代言人,将病痛有条不紊的叙述出来。有一位医生说:“和她值班我很踏实,许多事情她都能分析解决,帮我合理安排,如果她来叫我去看患者,那一定是发生了严重的问题。”
 
奋进
       《论语》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日夜奔流,奋勇前进,自强不息,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住它的前进,不怕曲折,生命不息,奋进不止。有成语“滴水穿石”,坚硬的是石,柔软的是水,然而,只要坚持不懈,软水就可以穿硬石,这是水的性格,詹艳春能如此,亦是难得。
       她从未停止过对专业知识的追求,与护理研究生、本科生相比,她认为自己知识底子薄,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护理本科,取得学士学位,在第四期北京市ICU专科护士培训班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她经常查阅专业进展,希望以勤补拙,减少自己与他们差距。孰不知,仅仅通过一次晨间护理,那些心高气傲、自认为学历高、知识全面的“高材生”对她已经崇拜得五体投地了。她干净利落地为患者擦洗身体,全方位,无死角,细心地为患者涂抹护肤霜,每一位患者都变得清爽、无异味;快速、熟练地为卧床患者更换床单,平整、整洁,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多余动作。呼吸机管路、监护仪导线、引流管、导尿管、输液管、胃管,在她手里都变得服服帖帖,顺顺当当;各级医生轮番上阵都无法成功穿刺的动脉,她手起针落,鲜有失误;每次床旁查体、晨间护理后,她就已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出详细、有效的护理方案,并且每一条都以最新的临床指南和护理程序作为依据。
       作为一名资深的ICU护士,为提高全体护士的护理水平,她每年征求护士的继续教育需求,每月安排高年资护士或医生讲课,连续3年组织承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1项。每月安排护理查房,根据不同层次护士安排内容,新护士负责药物讲解,责任护士负责病历汇报,护师以上进行论文分享。医院新护士实行3年轮转制度,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ICU的工作,詹艳春精心组织安排实用的培训课程,每周四由护士长、呼吸治疗师、造口治疗师、护理骨干等授课,安排气道管理、管路固定、皮肤护理的工作坊,设计床旁实践的表格便于新护士和导师的教学,将培训内容制作成新护士必读,便于护士随时查阅。她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并与同行分享,在医院的护理继教课堂、ICU专科护士培训课堂、北京大学医学部重症论坛护理专场、全国重症护理巡讲、兄弟医院重症护理学习班都有她授课的身影。
       作为护理部制度组的骨干成员,在护理部的领导下,詹艳春利用业余时间翻遍多个版本的护理学书籍,查阅大量的中英文临床护理指南,参考法律法规,行业规定,让每一条护理措施有据可循。目前为止,共独立撰写护理规章与流程60余篇。参与所有护理和感染控制的规章与流程的讨论和修改,重新修订ICU专科护理技术和护理常规,力争让临床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安全。
       鉴于她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全面的临床护理知识、技能,2003年北京市启动北京市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评审工作,詹艳春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参加教学评比,获得技能第一、讲课第二的好成绩。自此,她被选拔为护理临床教师,承担中华护理学会和北京护理学会ICU专科护士的课堂授课和临床实习工作,组织实施CPR工作坊。她指导学员书写的护理个案和成组计划连续3年获得第一名,在毕业典礼上进行汇报。多名学员的成组计划和综述发表,教学工作获得学员的一致好评和学会的认可,2010年被中华护理学会评为优秀带教老师并在毕业典礼上介绍经验。詹艳春优质的教学质量每年吸引大量的ICU护士来科实习、进修,创出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品牌。她还发表了多篇护理文章,参编了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程、外科护理学高级教程、外科护理实用疑难问答、好医生网讲课和ICU专科技能的拍摄工作。
    近年来,她先后获得2003年“英雄护士健康天使”;2003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护士;200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护理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07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护士技能奖;2009年北京护理学会ICU临床实习基地优秀带教教师;200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2012年代表医院参加北京市医药卫生职业技能(护理)竞赛,获得重症监护护理项目第五名;2013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员工。
 
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但从不彰显自己。在工作面前她从不推脱,在荣誉面前她总是谦让,享受着他人喜悦。水的特质让她不露锋芒,从不炫耀自己。对临床工作的热爱,对职业的忠诚,对患者的责任,是她有成就亦尽心于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不求利禄。
       詹艳春作为一名ICU护士,每当医院有需要时都毫不犹豫的冲在前面,在2003年非典来袭时,她夜以继日的工作在发热门诊,直至医院解除隔离;老院长病重之时,她带领特护小组日夜陪伴,精心敬业得到家属认可;医院女医生无辜被刺伤后,她守护在身边照顾,还贴心地替她订制了生日蛋糕,陪伴她度过那段痛苦的时期;两会召开时,她认真巡诊,严阵以待。
       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一起工作多年的同学很多或离开了一线岗位,或调动到工作轻松的科室,或辞职出国,而詹艳春仍坚持在ICU临床护理的岗位上。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她鲜有时间陪伴,以致5岁的儿子有时会抱怨说:“妈妈,你还记得你还有个儿子吗?”一位来院参观的美国同仁曾经问她,为什么会选择在工作压力最大、护士流失率最高的ICU工作二十余年,她回答说:“开始是被动分配来的,但在后来的工作中,每当我看到经过我们治疗和护理的危重患者平安转回病房时,我就会充满成就感,觉得自己的工作既挑战又有意义。”
       斯人如水,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和其光,同其尘”,如此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22年的心血与智慧,22年的奉献与爱心,22年的敬业与辛劳,在重症医学这一生命最后关口,詹艳春继续以水样的坚韧与柔美,唤起生命的希望,让更多生命继续焕发光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官方微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官方微信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